今年10月國慶假期,我和父母慕名前往杭州著名的九溪十八澗游覽。我們按照地圖,從楊梅嶺出發(fā),在九溪那清澈流水的“帶領(lǐng)”下,途徑九溪上的十八澗,向著九溪煙樹前進(jìn)。
走在九溪旁邊的路上還是非常愜意的,路旁的水杉用青翠的枝葉為我們架起了綠色的隧道。一路上,溪水潺潺流淌,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回蕩在山間。九溪好似頑皮的小孩,奔跑在我們左右,給沿路的樹木送去了生命的源泉。
沿路有幾處的泥土下陷,與石頭巧妙地組成了臺(tái)階,走累了,變可通過這些臺(tái)階下到溪邊的碎石上,用溪水沖洗沾滿灰塵的腿和被汗浸濕了的臉,涼冰冰的,舒服極了。
不久,我們便來到了九溪煙樹,這里果然名不虛傳。在通往瀑布的道路上,巨大的樹木一棵挨著一棵,上下重疊,都彎下腰來,垂到湖面上,為我們撐開了一把巨大的遮陽傘。再往前,空氣愈發(fā)潮濕,嘩嘩的水聲也越來越清晰。轉(zhuǎn)過一個(gè)彎,水霧彌漫,一股清流從上方三十米高的地方跌落,擊打著一切阻礙它的巖石上,撞出很大的水花,不時(shí)濺在身上,給人以清爽之感。我順著小石階攀登小山,不一會(huì)兒便站在瀑布源泉旁邊向下俯視,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瀑布落入湖中,泛起漣漪,向遠(yuǎn)處望去,水波到湖面五十米開外還沒有完全消失。
在短暫的休整之后,我們踏上了通往龍井村的路途。龍井村就是茶村,可不,還沒走進(jìn)龍井村,道路兩旁已滿是茶樹和梯田了。暫時(shí)相別了的九溪此時(shí)又相伴在腳下,以S形前進(jìn),不時(shí)橫穿我們的道路,無休止地沖刷著路上的鵝卵石,水中豐富的礦物質(zhì)將鵝卵石也染成了紅色,踩著石頭在溪中穿行也使這次旅行別有情趣。
我們終于來到了本次旅行的終點(diǎn)-龍井村。在一家小茶店坐下,叫上幾杯龍井茶,面對(duì)冬暖夏涼、朝晨暮霧,如山水畫卷般的九溪,品著明前的龍井,不由得想給在我們腳下陪伴了一天的,為我們洗盡塵埃的九溪敬上一杯,再會(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