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并非從沈從文先生的筆下第一次認知,但卻是第一次在他的字里行間里才領(lǐng)略到湘西的獨特之美。而此時的我,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才能向沈從文老先生和美麗的湘西邊城遞上一份獨特的敬意和追憶。
許久之前,曾有幸去過一次湘西,親自領(lǐng)略過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所精心設(shè)計的湘西美景,也深刻體會過湘西美景下濃郁淳樸的風(fēng)土人情。猶記得,那里一望無際的綠色,拔地而起的高山,清澈見底的小溪,依水而建的民宅,各具特色的石橋,還有熱情奔放的土家族的姑娘和爽朗好客的土家族小伙,而更讓我與沈從文先生產(chǎn)生共鳴的卻是那里獨特的“人情味”,我沒有像沈從文老先生一樣優(yōu)美細膩的筆風(fēng),有的只是對這里“人情味”的零星理解。
就如同先生筆下寫的一般,那里的確有著待鄰里如親人一般的傳統(tǒng),也有著像翠翠和儺送一般專一癡情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涓涓而流的小溪上橫跨著一架古老的石橋,他們的愛情始于這里,而等待同樣始于這里。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酋水流域的湘西小鎮(zhèn)似乎是集大自然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美人,有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容顏,有著“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舞步,有著“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氣質(zhì),還有著令人與其渴望“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沖動,在我眼里,這里就宛如著輕紗跳舞的舞者,擁有朦朧模糊的意境美,卻又宛如情竇初開的少女懷春,似羞澀似惆悵似孤獨似期待,令人著迷沉溺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可遺憾的是我的湘西之行終究還是畫上了不完美的逗號,因為天氣而不得不取消行程,沒有機會去看看那座歷史悠久的鳳凰古鎮(zhèn),去看看那座沒有經(jīng)歷戰(zhàn)爭硝煙洗禮的湘西小鎮(zhèn),這真是一種遺憾!
我渴望再次回到湘西,去看看那里溫柔如水的湘西女子和溫暖如春的湘西小鎮(zhèn),將我的遺憾一并抹去,畫上一筆濃墨重彩的句號,道上一句:“你好,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