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書的故事是一段指尖與紙面的良緣,一場與人間百態(tài)的邂逅,一首五味雜陳的歌謠。
我和書是“一個窩里長大的”,自幼“兩小無猜”。媽媽的懷中有我,必定就有書。她那時常給我讀書中的故事,以此陪伴我度過無數(shù)個星光點點的夜晚。而我也在書中結(jié)實了好友:法布爾那會說話的昆蟲,執(zhí)著于抓兔子的愛麗絲,彪悍無比的女帥穆桂英,喜歡闖禍的小哪吒……書中的人物一經(jīng)我的幻想,頓時都“面目全非”——這對當(dāng)時的我來說,確是個極有趣的事兒。這些面孔會隨我入夢,成為夢境中的主角,童年夢也就因為他們而變得更甜了。沉醉在書夢中的我早已不顧“花落知多少”。
后一段歲月里,我為“金梁古溫”的江湖癡狂。輕狂的歲月,武俠小說總能勾起我一腔熱血想要輕劍快馬縱橫天下難求一敗,想要酒逢知己意氣風(fēng)發(fā)踏歌長安,想要無所牽掛行俠仗義只念蒼生,想要,想要……郭靖,楊過,令狐沖,花無缺……他們告訴我什么是兼濟蒼生,什么是重情重義,什么是江湖道義,什么是純善無邪,什么是俠之大者……他們調(diào)和起來便是一壺濁酒,灌滿了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快意恩仇恣意率性,酒有些辣,卻又令人直呼快哉。
當(dāng)然,不是所有時間里的書都是那么令人愉快。有陣子,我常常一回到家就拿出書來,書中的情節(jié)是那么的引人入勝,讓我將作業(yè)徹底拋諸腦后。而不可避免的結(jié)果:我的一天以奮筆疾書、挑燈夜戰(zhàn)而告終,陪伴我的只有茫茫的夜色和無盡的“心酸”。而我只得長嘆一聲: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不知作業(yè)幾時休?
在我和書的故事里,書不僅是甜的,辣的,酸的,它還是苦的。
在讀《悲慘世界》時,我打心底里泛苦。不光是因為在我躁動的年歲對它沒有讀下去的耐性,更是因為這本書中的故事實在是一種對人性的拷問。書里說主人公被判過監(jiān)禁,只因幼年時偷了幾塊面包而付出了十九年自由的代價,賠進了最好的年華。社會的不公讓他墮落,而神父的善待,讓他重拾人性的善,擦拭并奉還于良心的神壇。許多名著就像一杯香茗,初嘗是苦澀的,待味蕾再將茶意暈開,留下的芬芳的回味,正是苦盡甘來的感覺。名著中甘甜的回味,便是對人性的蕩滌,對人生的哲思。我在書中洗去一身俗世的塵寰,合上扉頁,倒是有一種曲終人未散的意味縈繞心尖。
我和書的故事從未終止。書帶給我酸甜苦辣的滋味,書讓我體驗了別人的人生,豐富了自我的感悟。書曾與我同行,書將與我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