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之可追
遂川中學(xué) 安德
訪長輩——走進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主題作文
那是我們不愿去想的以前,卻有幾代人著實經(jīng)歷過的從前。
老一輩的人總喜歡說以前的人的生活有多么艱難,感嘆現(xiàn)在的生活多么好而我們卻不會珍惜。誠然,他們確確實實有過這樣一段故事。再要回憶起來,零星碎點的感覺卻總會縈繞著他們。
那是一個貧窮的年代,一個貧窮的中國。飯是肯定沒有的,就算偶爾有那也要算著下餐定量。發(fā)餿的飯也要吃完,菜是沒有油鹽的樸素,常見的該是野菜之類。連粥也是很稀的,一弄撒了的話迫于家族的威嚴(yán)你還得摻水進去繼續(xù)喝。因為你不敢浪費。這樣極端的情況下生活也并不是沒有盼頭,這是老一輩人特有的樂觀,學(xué)不來的東西。
爸跟我說有肉他就很高興,就著柚子皮炒一頓就是。但還是吃不飽啊,餓的沒法子了就得去偷紅薯,還要提心吊膽。男的被捉到了要剁手指,女的被捉到了就燒頭發(fā)。甚至有的因此而死。沒跟我說啃什么草根樹皮,但他們一定試過。人是沒辦法的,因為一個人總要生存下去,才有所謂的人生。
奶奶跟我說更早以前的事。有錢人家雇傭窮人擔(dān)水,在一旁盯著,灑出一點扣一點工錢。用現(xiàn)在的話語來說就是剝削。以前的人實在沒辦法還得借,還還要帶上利。兩擔(dān)水換一擔(dān)水,米也是如此。生活愈是艱難,愈是還不起。年復(fù)一年也就成了一筆極大的數(shù)目,足以逼死人。日子和人都很難過。
媽跟我說她小時候要做很多事情,放??簇i啊。忙得很,一年也就眼巴巴盯著這么幾回殺豬的時候。還有去地里拔花生,把花生弄下來。完成規(guī)定的數(shù)目之后才會一人發(fā)一包花生。但她們往往舍不得吃,也就吊幾顆在床前,天天想著。幾個姊妹之間有時是互相偷吃。日子也都這樣過來了。
這都是上個世紀(jì)的故事,只不過我們沒有看過。那個時候的中國也是在艱難的前行,誰也不知道該怎么走下去。因為連看到光的希望都很渺茫。長輩們就是那個物質(zhì)匱乏年代的縮影。中國也是物質(zhì)匱乏,不能再給予更多。很多鮮活的生命在這里被吞噬,終是走了。世界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fù)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能被替代。這就像余華的《活著》所在的一個背景。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我們的時代已經(jīng)要好的太多,這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背后有一個日益繁榮的祖國,這是多少前人所希望著的。你要自豪,你是個中國人。中國的發(fā)展有很多曲折,大躍進和文革就不用再提了。那是很多人見證過的磨難。以前的事情是無法被消除的,但未來卻還是可以改變的。我們更應(yīng)該記住長輩們遭受的苦難,不要忘記原來的中國是個什么樣子。我們還可以一起將中國的明天比昨天更好!
悟已往之不諫,然后知來者之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