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苦味的奶奶
市三中東部校區(qū)八(5)班 吳晨曦
目之所及,皆是風(fēng)景,我想奶奶一定是這樣的美人,至少我看見她這張照片時是這樣想的。喜歡《詩經(jīng)》中的一句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潮濕的小屋里,紛飛的灰塵被窗外的光照得透亮,顯得這張舊照片越發(fā)蒼老,照片褪色得厲害,上面附了一層黃黃的垢跡,她就在那個古老的時空里淺淺地笑著,兩汪酒窩仿佛盛著柔柔的清波。柳葉眉下有一雙明眸在閃爍,宛如澄明的寶玉,溫潤干凈,透著悠悠的光彩,小臉蛋像俊秀的小山,上面附著一層薄薄的冬雪。
奶奶是位慈祥的老人,幾十年的辛勞將她的青絲染成白發(fā),但她毫無怨言,為了這個家默默付出,用一縷清香渲染了她整個人生。有一次我拿著照片問她:“奶奶,您一定很懷念那個時候吧?那個時候的您多好看呀。”“當(dāng)然懷念啊,那會兒年輕,有勁兒,有盼頭。”奶奶沙啞的聲音傳來。她邊用干癟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照片發(fā)皺的邊角,邊凝神看著照片。她不久又開口道:“小時候家里窮,和你爺爺都不知道怎么過來的,唉。”她輕嘆一口氣,卻欲言又止,我知道她的心還在回憶中蕩著波瀾。于是,照片里的那個她又漸漸鮮活在我眼前了。
奶奶出生于貧苦人家,但爺爺卻是有錢人家的兒子,據(jù)說爺爺家門前的廊柱兩個人都抱不過來,家里還有幾畝田??赡棠棠挠羞@待遇,吃粗糧,穿粗麻大衣,灰頭土臉地嫁進了爺爺家?;槭虏⒉豁樌?,遭到公婆的百般阻撓,爺爺?shù)淖娓缸婺敢彩菢O力反對。說到這里,奶奶濕潤了眼眶:“我嫁的又不是金銀珠寶,有你爺爺也就成了。”
之后,奶奶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家庭負(fù)擔(dān)便壓了下來,不巧又碰上一場大火,燒毀了房子,她沒有放棄,只是緊緊抓住爺爺?shù)氖?,說道:“忍忍吧,再忍忍就過去了。”這番話又像是在對自己和這個支離破碎的家說的。
在奶奶的堅忍和爺爺?shù)男量鄤谧飨?,三個孩子一天天長大。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爺爺就生病了。冬日寒冷,家里要添柴火,可是,爺爺病重,哪有錢買柴火。奶奶便出去打工。她總是對別人說,她的記性很差,總是忘記吃過的苦,可這其中的艱辛誰也無法體會。因為家里實在是太冷了,爺爺?shù)南ドw也出了毛病,奶奶賣掉了所有首飾,拿這些換來的錢給爺爺治病。奶奶告訴我,這些都是爺爺在結(jié)婚當(dāng)天送給她的。我很難想象她當(dāng)時下定了多大的決心才賣掉這些首飾。
今年春天,風(fēng)大,漫山遍野飄著剛換新的葉子,風(fēng)卷集著,簡直要把堂門前高掛的白色喪花吞噬。在花圈的簇?fù)硐拢ㄒ晃∪徊粍拥氖悄欠焦撞?,而我苦了一輩子的奶奶正躺在里面安睡。我仍記得,奶奶臨走前一天晚上,虛弱地躺在床上,她半倚著床頭,雙手緊緊地握住爺爺?shù)氖帧K琅f很平靜,如未被風(fēng)掠過的湖面一般,讓人察覺不到她此刻有多難受,她稀疏的白發(fā)在燈罩灑下的點點黃暈中一顫一顫,她尖狹的臉上肌肉徹底垮了下來,堆積在下巴那里,像凝固的蠟燭油那樣,臉色十分蒼白,兩鬢幾團黑褐色的老年斑似爛蘋果的霉點,散發(fā)著腐朽的氣息。
這個要強的女人正邁向人生的終點。
她輕輕地喘著氣,起伏分明的鼻息沉淀著生命的厚重,她的目光迎向爺爺?shù)囊骂I(lǐng)處,喃喃著:“請人啊……新做了件衣裳,你……”她頓了頓,平復(fù)著氣息,“你試一下看……看下……”每一句都說得如此吃力,斷斷續(xù)續(xù),語氣很輕,仿佛是在跟爺爺說悄悄話。爺爺也是很認(rèn)真地聽著,用力地捕捉奶奶嘴里吐出的每一個字。就是在這么一個靜謐的夜晚,一對老夫妻互相牽著,彼此聊著家常,奶奶沒有哭,只是濕潤了眼眶,她一如既往地執(zhí)著,沒有多少言語,就在這個晚上睡去,安詳幸福地結(jié)束了她的一生,只留下了她心系了一輩子的老頭。
老頭已白發(fā)蒼蒼,他拄著拐杖哭了起來。我第一次見爺爺哭,這個男人在此刻卸下了他的盔甲。之后,他擦干了眼淚,笑著送走了奶奶,又恢復(fù)如常,招待來吊唁的客人。
奶奶在歲月里款款而去,只留下一句話:“不怕苦,吃苦一陣子。怕苦,吃苦一輩子。”奶奶的付出、堅忍成了一種習(xí)慣。她的汗水浸透了春雨,揉進了夏日,灑滿了秋霜,飄入了冬雪。她讓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偉大,也看到一個妻子的勤儉。每次看到她的照片,仿佛都在告訴我,奶奶一直都在。
溫中實驗學(xué)校徐麗萍點評:以《詩經(jīng)》的話開篇,引人入勝。全文圍繞一個“苦”字。敘述了奶奶的一生。全文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把付出、堅忍作為一種習(xí)慣的奶奶,展現(xiàn)了一個母親的偉大、一個妻子的勤儉。“不怕苦,吃苦一陣子,怕苦,吃苦一輩子”的奶奶,永遠(yuǎn)活在小作者心中,也讓我們懂得經(jīng)歷苦難并不是一件壞事,相反它是人生必須的一個階段,是一種財富。人生百味總要一一嘗試,那么當(dāng)苦難來臨時我們就用微笑來迎接吧!不論生活給了我們多少苦難,都要相信,只要堅持和努力都會有希望。
篇二:奶奶,呼喚
箬橫鎮(zhèn)中九(5)班 金宇浩
住在這個溫暖的屋,見著最為至親的人,偶爾遇到一些小挫折,生活就在這穩(wěn)而波折的湖面中蕩漾開來。
奶奶身體健康,心智清晰,這使我甚是欣慰。但有一點實在受不了。她總愛隔著三四層樓叫喊我的名字,我給的答應(yīng)震耳欲聾,她卻聽不到,這讓我十分煩躁。這一次,她的呼喚又像往常一樣撕心裂肺:“宇浩,宇浩……”“宇浩”這倆字頗有音韻,“浩”字更是有京劇的味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聲音的海浪,拍擊著已千瘡百孔的礁石??粗矍暗淖鳂I(yè)本,我開始煩躁起來,它們似乎變得猙獰。這次我徹底不答應(yīng)了。
還好只是抄寫一類的作業(yè),腦子空下來,就把這些呼喚拋掉了,戴上耳塞,讓音符跳動的筆尖,不諳世事。
耳機里傳來熟悉的旋律,這首抒情歌的鼓點打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它越來越響,以至于它慢慢從耳機聲中走出,他們像是流浪的孤兒,背上行囊越走,離我越近,他們發(fā)紅的腳上的拖鞋打擊在地上——那的確是拖鞋的聲音。猛一回頭,看到的是她喘著氣的面孔,手里托著白瓷盤,上面是一張冒著熱氣的大餅。
年輕手快,趁她的視線未抬起,耳塞一拉而下。“你怎么不應(yīng)?讓我喊來喊去。”聽得出她在生氣,抬起頭卻看見她在笑,那是被揉成紙團一樣皺的湖面上,開啟一朵寧靜和藹的白蓮,笑什么?她不問自答:“別人教我做的番茄香腸餅,我想你可能餓了……”
“我,我……去了廁所聽不見。”耳根子可不允許我這樣講,它們立刻紅火起來,燙得恨不得逃離這個軀體,它們一左一右瘋狂拉扯,像烈馬一樣,是韁繩束縛不得。“耳機怎么這樣放的?”“我……”我支支吾吾,藏不下這團羞愧的火,身子火辣火辣地在咆哮,巖漿在涌動,在地下,羞恥的暗流隨時會爆發(fā)……“行了,嘗一嘗。”躲不過這真切的眼神,它迅速給我來了一箭。
靈魂被射殺在回憶里,抱著給我唱童謠的是她,聽我說故事的是她,伴隨我看大海的是她,陪著我寫作業(yè)的也是她,每天的水果精致擺放著,那是她的愛。我又何時不把它當(dāng)做理所當(dāng)然。餅香撲鼻。
想到這里,靈魂從回憶中掙扎,帶回了一滴隱形的眼淚,他在生自己的氣。
哪一個陌生的人會如此呼喚著你的名字?哪一次她的呼喚不是給你全心的愛?哪一次呼喚不是因為我懶得下樓?
細(xì)細(xì)回想,確確實實如那句“世界何不美好,只因我們太過煩躁”。
背上了這羞愧的行囊,心智這個小孩不再流浪。像期待星子閃爍,期待她下一次的呼喚,那時我會抬起雙手把最閃亮的那一顆放入眼眸。
江聲,鐘聲,不論他的回憶多么遙遠(yuǎn),在歲月的長河中,不論她處在生命的什么時刻,都會聽到她們深刻而親切的歌聲。
這小小的呼喚——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石橋頭中學(xué)郭定安點評:小作者對奶奶的細(xì)節(jié)描寫栩栩如生,充滿著生活味,呼喚聲里是奶奶深沉的愛。全文跌宕起伏,由對奶奶呼喚的不耐煩,到感動,再到愧疚,深深地懷念往昔的時光,明白了親情的無比珍貴。結(jié)尾兩段的語言含蓄而優(yōu)美,充滿藝術(shù)美和哲思美。
篇三:月見清明,我的奶奶
驚鴻一瞥,留下了月見草傲美艷麗的花影。
——題記
盡管清明時節(jié)疫情依舊蔓延,一家三輩依舊悄悄摸出去掃墓祭拜。
去祭拜誰?他們長什么樣?作為三輩中的最小輩,我的腦海中找不到他們的音容笑貌。奶奶在車?yán)?,自車開上盤山路起,便一言不發(fā),只是淡然地笑,似在捕捉腦海中愈漸淡去的回憶。奶奶的眼睛很美,縱使眼角皺紋日益增多,視力下降,眼中依然光輝不減,縱使背漸佝僂,瞳孔熠熠光輝依舊。此時,奶奶黑曜石般深邃的眼中,無風(fēng)無雨,平平淡淡,唯存老年的風(fēng)霜感。
到后,我隨家人一起在墓前忙活,完后,離開。從層層臺階下去,左側(cè),一片嫩綠,艾草葉子重重疊疊,惹人駐足,誘人采摘。奶奶徑直走去,探身膝蓋以下全沒入綠色的碧濤中,嫻熟地采摘著,摘了一會兒,便將大捧艾草攬入自己的花布衫中,如獲至寶,孩子般綻出“咯咯”笑聲,樹低語,艾草莖抖動,輕刮淡綠中那人的褲腳褲腿。風(fēng)將奶奶用繩松松束住的頭發(fā)吹落下一兩根銀灰,她如一枝月見草,在風(fēng)里展露出傲美的姿態(tài),她似乎生來就會干這些活,但我知道,這是她的長輩教的。
父親的話驗證了我的猜想,今日祭掃的便是他的外婆,奶奶母親的墓。我又想起了那株生在艾草叢中的“月見草”,衰老的身軀手?jǐn)埌?,沖著天邊那簇?fù)淼脑葡夹Γ菚r那刻的奶奶,如一位邀功領(lǐng)賞的孩子,時光流轉(zhuǎn),返老還童。清明時分,奶奶淡如湖水的臉上,竟也漾起一絲波紋,奶奶心滿意足地攬了一懷艾草回家,開始鼓搗拿手的清明團子,還時不時地強調(diào)讓我學(xué)習(xí)。到了最講究手藝的那一步了,我總無法揉好,奶奶卻能輕而易舉一手帶過,但她的心思一直不在揉面,衰老的“月見草”,不知何時已抬起頭目光隨心飄向窗外,在燃燒著火光的天上寄居,她只淡淡地笑,目光中蕩漾了對過往歲月追憶。
“那一朵月見草與海拔三千七百七十六米的富士山兩相對峙,毫無懼色,那傲然挺立的模樣實在太令人欽佩了。”太宰治在《富岳百景》中寫到,奶奶如月見草,下有小輩,上只留山中幾座孤冷的石碑,她面向石碑只笑一笑,在一次次對望中轉(zhuǎn)身。
衰老的“月見草”傲然挺立,由始至中,她把五味夾進清明團子。
傍晚時分,宛如鴻雁白腹般的卷云刷過滿天紅霞,天涯兩岸的兩個身影相互道別。
熱騰的白汽中,一抹花影落寞地低下了頭。
溫西中學(xué)張宇萱點評:清明節(jié)是一年中晚輩對長眠地下的長輩寄托哀思的時刻,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通過詩句寄托這種哀思,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等。小作者寫一家三代人去掃墓,奶奶在墓前忙前忙后,就像那株“月見草”毫無懼色。本文文辭優(yōu)美,巧妙地將中國古典文化與日本文化結(jié)合在一起,清明與“月見草”的碰撞成了對奶奶最好的回憶與慨嘆。通過對奶奶的外貌描寫,寫出奶奶的那種堅強!